视频数字化采集压缩去除冗余视频数据
视频采集卡中的数字视频压缩技术使我们能够以较小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视频,视频压缩通过减少和去除冗余视频数据的方式,达到有效发送和存储数字视频文件的目的。
视频采集的帧率是由CPU决定的,高清视频采集对硬件配置要求较高,主要是与CPU、显存、内存紧紧相关,如果这三样中有一样性能过低,就会产生丢帧现象。
视频采集卡中的数字视频压缩技术使我们能够以较小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视频,视频压缩通过减少和去除冗余视频数据的方式,达到有效发送和存储数字视频文件的目的。
数字图像的冗余卡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空间冗余、时间冗余、视觉冗余、信息熵冗余、结构冗余和知识冗余。
(1)空间冗余:图像内部相邻像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所造成的冗余。
(2)时间冗余:视频图像序列中的不同帧之间的相关性所造成的冗余。
(3)视觉冗余:是指人眼不能感知或不敏感的那部分图像信息。
(4)信息熵冗余:也称编码冗余,如果图像中平均每个像素使用的比特数大于该图像的信息熵,则图像中存在冗余,这种冗余称为信息熵冗余。
(5)结构冗余:是指图像中存在很强的纹理结构或自相似性。
(6)知识冗余:是指在有些图像LlJ还包含与某些先验知识有关的信息。
视频的压缩是视频处理的核心,按照是否实时性可以分为非实时压缩和实时压缩。实时性与否,区别其实很大,一般来说,制作DVD等影片可以算作非实时性压缩,此时,算法的选择应该是要提高压缩算法效率,而不是性能,因为,即使一天完成一部影片的压缩的话,大多数时候,问题可能也不大。而对于类似网上直播这样的应用,则属于实时性压缩应用了。 在个人计算机上也可以进行数字视频的编辑,通常需要一定的硬件(比如IEEE 1394接口卡、足够快的CPU、足够大的硬盘)和一定的软件(比如Avid、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iMovie、MGI Videowave、Video Toaster、绘声绘影等等)。
耗用CPU时间的缩放和去隔行等图像处理在FPGA内完成,极大的减少了CPU的负担,同时高效率 DMA传输方式进一步解放了CPU的能力,从而让CPU专注与用户指定的工作
在图象质量方面,主要决定视频采集芯片、电路抗躁、分辨率与压缩算法,其中压缩算法、压缩比决定回放DVR录象的画质,软压缩卡灵活性强,它没有把软件与压缩算法部分没有固化在芯片里,升级灵活,不容易被淘汰掉,一旦有更高效率的压缩算法,很快可以通过免费软件升级,在网络方面,软压缩大多做得比硬压缩卡更好。九视高清视频采集卡系列产品中多款专业音视频流媒体卡兼容使用DirectShow接口的各种音视频采集软件和使用DirectSound接口的音频采集软件,带有Firmware/Driver升级功能,FPGA的灵活性极大程度的保护了用户的资产价值,可以通过后续升级方式不断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服务。
视频压缩有很多不同的数字视频编码方法和文件容器格式,支持不同大小、质量、分辨率、色度精度和编码功能的图像编码。另外,视频摄像机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视频采集格式:隔行扫描方式和逐行扫描方式。隔行扫描的摄像机扫描一幅图像的时候,每隔一行扫描一行:奇数行的图像被同时扫描,然后在某个时间间隔后扫描偶数行的图像,然后是奇数行,然后是偶数行...只含有奇数行的图像和只含有偶数行的图像被称为场,相邻的一奇一偶两场构成一帧。类似的,对于隔行扫描的图像,每幅图像上所有的扫描线在一起也叫做一帧。如果隔行扫描图像要和逐行扫描图像保持同样的帧率,采集的时候隔行扫描每秒采集的次数需要是逐行扫描的两倍。如果观察隔行扫描视频的静止图像的话,很有容易发现一些由于两场不同时采集造成的错行失真,这时候就要用到去隔行(或者去交织,deinterlacing)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失真。通常,如果是摄制相同帧率相同大小图像的话,逐行扫描的摄像机要比隔行扫描的摄像机贵得多。
标准的电影胶片通常是帧率为每秒24帧的16毫米胶片和35毫米胶片。在美国使用NTSC制式,数字视频摄像机的帧率是每秒29.97(更准确的数字是30/1.001)帧;在欧洲使用PAL制式,数字视频摄像机的帧率是每秒25帧。由于大部分摄像机采用的是隔行扫描的方式,所以这里所说的每秒多少帧并不是准确的说法。比每秒29.97帧更好的说法是每秒60 (59.94)场,所以每两场之间的时间间隔大概是1/60秒。
如果数字视频一直保持在同样的格式下(不经过再压缩--有些时候为了视频编辑、发布经常会这么做,也包括一些使用无损压缩的视频编解码器的状况),数字视频会是一种无损的格式。这是相对于模拟视频而言的--对模拟视频的复制,传输甚至播放都会导致质量损失;而数字视频,即使你复制10000次,它的质量也和原本一模一样。所以越来越多的模拟视频被转化为数字视频来存储。但是在进行这种转换的时候,由于某些视频采集卡的速度或者计算机的速度不够快,有可能造成采集时候的丢帧状况。这时候通常视频在主观质量上看不出什么区别,但是伴随的音频有时候会出现咔咔声,以致被用户注意到,尤其是对音乐进行处理的时候。所以在进行这种转换的时候,一定要选用足够快的设备。
站内搜索
技术中心
评测中心
媒体报道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