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去隔行扫描方式
那么为什么隔行扫描的效果低于逐行扫描呢?隔行扫描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出现行间闪烁、并行现象或垂直边缘锯齿效应,影响人眼观看的视觉效果。在开发过程中,特权同学也遇到了一些采集的PAL隔行扫描还原时的问题。在摄像头采集的图像静止不动的时候,可以说画面蛮清晰漂亮的,但是画面中的物品如果频繁的运动,如手在镜头前晃动,其轨迹就会有明显的边缘锯齿感,我们简单的距离说明下,静止时...
视频采集中需要设置的参数比较多,一般视频应用软件上有很多的设置选项。如九视推出了的多款专业视频采集卡都带有去隔行的功能,很多用户可能就不是太明白,隔行是个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针对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进行下全面介绍。
如九视T306E六路流媒体采集卡其最高支持逐行扫描768×576的分辨率,那我们先来解释下什么是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隔行扫描指显示屏在显示一幅图像时,先扫描奇数行,全部完成奇数行扫描后再扫描偶数行,因此每幅图像需扫描两次才能完成,造成图像显示画面闪烁较大。隔行扫描就是每一帧被分割为两场,每一场包含了一帧中所有的奇数扫描行或者偶数扫描行,通常是先扫描奇数行得到第一场,然后扫描偶数行得到第二场。一般我们用I来表示隔行,如1080I,表示的是隔行扫描1920×1080的分辨率。

Ø 去隔行处理
列表框中有3种选项:“不进行去隔处理”、“垂直滤波隔行”、“运动自适应去隔行”,默认情况下选择的是“不进行去隔处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去隔行处理,“运动自适应去隔行”去隔行效果要好于“垂直滤波隔行”,但CPU占用也会高些。
注:以上设置是对每一路视频设备进行单独设置,单独保存的。
逐行扫描的方式是每一帧图像由电子束顺序地一行接着一行连续扫描而成,用简写P来进行表示,如1080P,表示的就是支持逐行扫描1920×1080的分辨率。
那么为什么隔行扫描的效果低于逐行扫描呢?隔行扫描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出现行间闪烁、并行现象或垂直边缘锯齿效应,影响人眼观看的视觉效果。在开发过程中,特权同学也遇到了一些采集的PAL隔行扫描还原时的问题。在摄像头采集的图像静止不动的时候,可以说画面蛮清晰漂亮的,但是画面中的物品如果频繁的运动,如手在镜头前晃动,其轨迹就会有明显的边缘锯齿感,我们简单的距离说明下,静止时如图2很正常清晰,而一旦运动时就如像图1的效果。


随着现在高清行业的高速发展,很多时候视频都需要进行去隔行处理,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问题就是出在隔行扫描的帧频率太慢,奇场和偶场加起来每秒才25Hz,而且奇场偶场的数据是在分别不同的时间进行采集的。因此,当物体运动时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就会有锯齿感。
具体的去隔行意思就是用单独的一个奇场还原奇场偶场都有的完整图像,单独的一个偶场也还原奇场偶场都有的完整图像,这样在每秒看到的就是50Hz的图像,从人眼视觉敏感度上来说,就根本很难感觉到锯齿感了。说得难听点,去隔行就是想办法欺骗人的眼睛。
下面我们就着重针对去隔行的情况进行下介绍,从功能角度来说,对于未去隔行处理的视频信号的还原有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奇场偶场交替的显示到终端,每秒只有25帧的图像。

图3:隔行处理的视频信号
由于上述隔行扫描的种种问题,所以采取了一些去隔行的处理,如图4所示。处理后每次视频源输出的单场(奇场或者偶场)就会被处理成一个完整的图像,即每秒实际更新的图像是50帧。

图4
图4中的去隔行滤波其实和很多资料中提及的4:2:2到4:4:4转换的算法是一致的。简单的说,也就是通过相近行的图像数据来重构没有数据的图像。
在xilinx的《xapp294_04.pdf》中提到的4:2:2到4:4:4转换的算法有三种:其一如Equation1所示,简单用最近的两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来重构图像;其二和其三分别如Equation2和Equation3所示,称之为并行FIR滤波方法。



通过以上专业知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对去隔行的操作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拿视频采集卡来说,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视频软件都带有去隔行选项,只需要设置下就行。目前九视针对行业需求推出的多款高清流媒体视频采集卡都支持去隔行功能,如T200AE高清VGA采集卡,带DVI数字接口的采集的T100E高清DVI采集卡,T630E则是可以采集1080I高清HDMI视频信号的采集卡。